百擎大数据
在信息源微观化、个体化的Web2.0时代,工具和平台的使用让民众的海量意见在短时间内聚集成为现实,舆论场上众说纷纭,真假同构,受众对事实的判断更多是依靠感性而非理性。网络舆情呈现出多议题、互动传播的特点;网络舆论的演变过程在事件的生命周期影响下可以分为情感极化、情感恢复和理性化三个阶段;其中媒体报道在网络舆论场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
1.诞生背景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互联网,正迅速改变着人类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经过几重迭代发展,两微平台已然成为连接用户与海量信息之间的沟通桥梁,不仅改变了人际交往模式,还影响了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和传播广度,开辟了一个信息高速流动的时代。在这种环境中,网民情感的表达影响到的不仅是信息的传播速度,还有网络舆情的走势。因为网民情绪,特别是一些“激昂”、“过激”的情绪能够迅速感染其他网民从而导致舆论的爆发。尤其在一些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场上,因为事发突然、处置紧迫、信息模糊、重要性强等特点,主流媒体很难在第一时间对其做出全面准确的报道,这个节点正是舆论的发酵期。因此,分析突发事件的舆情演变特点并研究应对策略显得极为必要研究,有利于引导网络舆论、控制信息传播方向,稳定网络舆情环境,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社会恐慌和谣言发酵。
2.突发事件的传播机制
突发事件的传播机制遵循着一定的生命周期规律,就其传播的生命周期,不同的学者习惯用不同的模型予以研究。Burkholder和Toole提出了著名的三阶段模型——潜伏期、扩散期、消退期;后来美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在史蒂芬·芬克(Steven Fink)1986年从医学角度提出了一种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危机传播四阶段的生命周期,即前驱期(Prodromal)、发作期(Breakout)、延续期(Chronic)、痊愈期(Resolution),这一划分方式后来被称为“F模型”。
3.网络舆情的群体极化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社会心理学家、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他在1961年研究群体讨论时提出:群体讨论过程中,一些偏激的观点更容易获得人们的拥护和赞同,此时感性超过理性,导致群体的观点向更偏激的方向演变。在互联网世界,人们的言论自由得到极大的解放,同时因其匿名性、难追责和弱管控性,网民的言论自律性减弱。失去了管控和约束的网民言论会增大群体情绪极化的风险,甚至产生网络暴力和言论攻击。
4.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
议程设置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最早由李普曼在1922年提出:“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也就是说媒体报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认知和态度。国内第一个对此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的则是李本乾教授,他采用了媒介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受众的导向需求和媒介议程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还引入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变量和行为变量,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从微观角度看,我国的受众议程与媒介议程相关度较低。可见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会因为社会环境和研究议题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不变的是,议程设置理论依旧是一个开放且不断丰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