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擎大数据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上会产生很多的舆情信息,如何很好地把负面舆情转为正面的舆情信息,这样的例子我们见得极少。这一切都是因为目前的舆情应对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多企业不敢直面这些舆情,选择逃避,错过了舆情应对的最佳时机,从而让舆情进一步发酵恶化,都最后无法收拾,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通常情况下,舆情应对方式会出现以下四种错误。
1.应对方法单一,“怕回应”
舆情应对方法过于简单,习惯采取“捂、盖、托”的消极方式,这样不仅不会解决问题,而且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众的猜疑心理。有的存有担心、顾虑心理,一味回避敷衍,躲避或者拒绝采访,致使媒体也无法求证相关信息,最终会导致媒体报道内容过于片面·。
2.缺乏引导,“慢回应”
很多企业缺乏敏锐分析预警和快速应急响应能力,对舆情的影响力缺乏足够重视,认为区区几个帖子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舆情应对反应迟缓,没有及时引导,表明态度,最终丧失主动权,错过舆情应对的最佳时机,导致舆情进一步发酵。
3.言论不当,“错回应”
对舆情事态分析评估不足,不能准确把握受众心理,对外发布的信息虚而不实、言而不当,引发受众的议论和指责。有的态度偏激,一味指责媒体,导致舆情“叠加升级”。有的甚至不正当公关、爆出“雷人雷语”,诱发次生舆情“灾害”,与应对舆情的初衷背道而驰。
4.口径不一,“乱回应”
对于一个舆情事件而言,可能会牵扯多条业务线,应对处置涉及到多个职能部室,但因缺乏较为完善的协作配合机制,容易出现“独角戏”“各说各话”等现象,甚至出现观点不一的情况,这时候就很容易被媒体抓住炒作的“素材”,进一步放大负面舆情,影响也因此扩大。
因此,很多专业人士认为建立健全“双线联动”机制很有必要,对于可能发生的舆情事件提前评估,预判舆情风险,做好准备,及时发现,及时应对,降低舆情给企业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