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擎大数据
在疫情的网络舆情之中,网络舆论阵地是重大疫情防控战争的重要阵地,在疫情的应对之中,需要以凝聚民心为价值旨归、守住底线为工作思维、回应关切为基本向度、掌握主动为实践逻辑,巧妙把握住疫情防控中的舆情治理契机,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网络正能量。
一、以凝聚民心为价值旨归
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舆情实质仍然是社情民意的集合,舆情走向决定着人心之向背。因此,化解网络舆情的目的在于凝聚民心所向,而非简单消除表面的舆情张力。网络舆情表面张力之下蕴藏着人心、公道和正能量的渴求,把凝聚民心作为化解舆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人民群众与主流舆论同频共振,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思想共识和最大合力,网络舆情治理的目标才能实现。要打赢这场突发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以守住底线为工作思维
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网络舆情治理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构筑起疫情阻击的坚强防线。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网络舆情风险度、危害性要有充分认识,必须把网络舆情发酵产生的后果和潜在的风险危机预想得严重一些,绝不能存在任何麻痹侥幸心理,凭着固有经验或习惯性思维处理网络舆情问题。其次,要向“最好处”努力,提前化解风险。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舆情从危机潜伏期到危机爆发期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往往是迅速过渡或者相互重叠,舆论的裂变式传播特征也给处置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因此,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健全网络舆情风险研判机制,提前做好紧急预案来防范化解网络舆情的突发风险,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这是我们在应对重大疫情时能够守住、守稳防控底线的关键。
三、以回应关切为基本向度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需求放在第一位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遵循。人民群众对疫情的关注渗透着自身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的心理需求,这一需求能否得到及时满足,决定了他们在网络上怎样说话,以及说什么样的话。当前,主流媒体和党政机关部门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特别是群众的集中诉求,不回避矛盾,积极推动问题解决”,?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避免陷入网络舆情处置中的“塔西佗陷阱”。网络舆情是公众舆论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但是舆论不等同于民情,网意也不能代表民意。这要求网络舆情治理必须打破传统的粗放式应对思维去抓住根本,既要看到观点纷呈的公众舆论,更要“擦亮眼睛”透过层层迷雾来分析言论背后所反映的真实诉求,寻找舆情生成发酵的根源,把握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民情的“最大公约数”,从而因势利导、公开透明地回应关切、增信释惑,取得最佳的舆情治理效果。
四、以掌握主动为实践逻辑
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是各种利益相互纠缠、各种思潮相互角力的空间。这直接考验着政府的应急处置能力。疫情防控期间舆情的发展走向,很大程度取决于处置是否得当,如果不能及时跟进、合理应对,主流舆论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失去主导权。网络舆情治理中,要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汇聚官方发声力量,共同奏响战“疫”最强音,形成宣传引导的强大合力,进而主导舆情发展的后续走向。此外,由于网络舆情纷繁复杂、瞬息万变,呈现强烈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网络舆情治理还要主动适应变幻莫测的舆论环境,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来找准舆论引导切入点,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在重大疫情防控过程中,网络舆情呈现出复杂性态势。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网络舆情治理,对其主要特性予以准确全面把握,牢牢把握四大疫情网络舆情的治理原则,能够对政府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信心起到了巨大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