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hat

百擎大数据

从四点透析网络舆论“负面偏好”

2021-09-21 17:04:00

  舆论表达中的“负面偏好”是指舆论表达中不管事件真相,有意无意地进行负面评价乃至恶评,进而希望获得别人关注的网络行为,它表面上看属于个人的行为偏好,其实背后有深刻复杂的生成机理。
  1.“后真相时代”话语表达多追求情感宣泄
  大众媒体时代,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评判以客观真实为准,而“后真相时代”所呈现的“立场”高于“事实”,人们在难以判断对错的情况下,第一反应往往是相信自己的感觉,之后一旦出现与自己直觉相悖的证据,便会倾向于选择性忽视,不是以达成意见共识为目的,而是多追求情绪宣泄。拥有共同偏见的人聚合在一起,只要有人发表的一个枉顾事实的负面言论引发了情感共鸣,不顾真相的各类点赞便一拥而上。因此,舆论表达中的“负面偏好”往往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网民跟帖评论本身是一种“社群展演”行为,观点越极端,越容易受到关注和跟从。
  2.网民在表达看法时表现出情绪化等特征
  在互联网环境中,一些网民进行网络评论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毫无顾忌地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评头论足,以近乎苛责的要求来打量互联网上的一切事物,动辄就将微小的举动上升到道德伦理层面,眼里容不得沙子,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道德绑架”。这种表达不仅是非理性的,这类人往往容易盲目跟风,被他人观点误导,成为诽谤、侮辱他人的工具。

微信截图_20210923153748.png

  3.“破窗效应”和“首因效应”形成一种社会模仿行为
  “破窗效应”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般来说,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言行和周围群体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失调,感到自己很突兀,为了获得认同就会尽量和群体保持一致,从而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社会影响理论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信息性社会影响,一种是规范性社会影响。在社会媒体的评论跟帖中,一方面头部意见优先呈现,很容易造成信息性社会影响出现;另一方面,由于社交媒体的关注者(粉丝)主要是一群相对志同道合的群体,很容易产生群体压力,规范性社会影响也可能会出现。
  4.“负面偏好”成为一种牟利手段
  随着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崛起,一些运营者以制造社会矛盾和对立冲突来哗众取宠,获取点赞和流量,实现商业利益,没有矛盾就创造矛盾,这样一来,流量和经济利益都有了,KPI也就完成了,至于评论区如何,有没有“不明真相”的群众,都无所谓。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对十余年的舆情事件进行梳理发现,很多事件背后都存在一些商业利益的因素。
  舆论表达中的“负面偏好”并不是简单的网络偏好行为,而是“后真相”的舆论表达方式、深层次的社会动因、社会个体的复杂心理偏好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对舆论表达中“负面偏好”的引导和治理,需要平台方、主流媒体、政府部门和民众四方主体形成合力,打造适合“后真相时代”舆论表达的“后共识”与“后秩序”,创新舆论引导范式,构建社会负向情绪有效疏导机制,营造健康良性的网络舆论生态。

友情链接

公司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芙蓉路 268号创新创业园2幢3#C二层南

联系电话 0551-63539881;18956065233

备案号:皖ICP备17002142号-1 Copyright © 2021 CENTU PLEENGINE, All Rights Reserved